谷歌工作法
《Google工作法》
这几天去上海参加Google开发者大会,利用空闲时间读了一本快餐书,书名叫《Google工作法》,主要介绍Google内部是怎样高效工作的。
AI时代来临,与其担心工作是否被取代,不如改变低效的工作方式,找到让个人或者企业立足的强有力资本。所谓高效,并不是快速完成某项工作而已,而是把更多时间留给更有价值的工作。把握这个核心,就能很好地理解Google为什么这么牛逼。
本书适合企业中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在快速变化 的时代稳住自己的核心价值。尤其适合互联网公司从业者。
明明很努力地工作,但工作总是做不完。
明明很努力地工作,但工作总是不顺利。
而且,这样的状态还一直在持续——
第一章:让你比世界更快的工作术
一次结束
- 过度“推迟”会浪费许多人的时间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事情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做。因为一点小事就“推迟”的话只会浪费时间。
不要认为“公司是自己的办公室”,而要时刻记住“自己在哪里哪里就是办公室”,“此时此刻”就将工作完成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 不要“推迟”讨论
“如果现在有必要的话,现在就联系。”
“如果现在应该决定的话,现在就决定。”
- 当场作出决定
有时候就算工作不得不推迟,但结论和决断绝对不能推迟。如果召开了会议却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将会对接下来的工作进程造成巨大的影响。
要想让工作迅速进展,一定要给“做出决定”规定期限。
就算有的问题需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也不能永无止境地思考下去。应该规定一个期限,然后在期限之内集中精力解决问题。
如果工作没有截止日期,那么人在工作时难免会拖拖拉拉。工作的截止日期可以使人产生“必须 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工作”的责任感,从而集中自身的注意力。
行动是决定的结果。迅速地做出“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之类的决定,可以使行动变得更有效率。如果在做决定上花费太多时间就会迟迟无法展开行动。
有的人优柔害寡断,觉得“这个办法也挺好,那个办法也不错”,就永远也无法踏出第一步。还有的人害怕失败,觉得“这个选择风险太大了”,总是不肯采取行动。事实上,“不做”也是一种决定。而“不知道到底应该做还不是不做”则只是逃避决定的借口罢了。
- 活用“身边的人”
工作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当然自己解决最好,但工作中总会遇到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在这个时候如果认输“这是我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一切就完了。
实际上,这样的问题只是在你自己的权限范围之内无法解决,但只要收集到解决问题所需的必要资源,那么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你能当场告诉对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收集这些必要的资源”,那么也算是一种解决办法。你也会成为一个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而是能够解决更大问题的精英。
- 即便“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仍然能够采取行动的人才会成功
无法做出任何决定的交流是对精力极大浪费。
当遇到超出自身权限范围的问题时,人难免会感到焦躁,但恰恰就是在“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采取行动的人才会成功。
事实上,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做到以下三点:
1.将“知道的内容”和“不知道的内容”分开
如果是在会议过程中,就先将“已经明确的部分”说出来,把能做的部分先做完
2.提出问题
利用提问对“不知道的内容”进行整理
- 在这一层级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 是否需要解决更大的问题?
- 谁提出反对意见?
- 为什么提出反对意见?
- 反对意见是否合理?
- 有其它的解决方案吗?
- 如果不解决会发生什么?
3.留出时间
留出休息和散步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
- 增加“现在”的密度
“现在”能做的事其实非常多。
为了增加“现在”的密度,还可以尝试同时做两件事。比如电子书,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比如在便利店排队收银的时候、通勤路上的时候,都有很多空闲的零碎时间,想要获取这些新知识的话就可以用这些时间来看书。一天看1小时的书,一个月至少看完2~3本书。如果将这个时间用来冥想,那不但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还可以让自己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新的工作。
只要时刻保持这样的意识,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在”的工作上,那么你在同相关的时间里所能够取得的成果一定更多,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不要被邮件夺走时间
- 不用邮件,所有人同时工作的话可以将工作时间缩短到原本的十分之一
会议结束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个人将这次会议的内容总结出来,或者根据会议内容制作“企划书”“报告书”之类的资料。
会议结束之后所有人都会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工作,如果制作完毕的“企划书”或“报告书”需要几个人确认的话,那么等待每个人确认完毕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这会导致工作迟迟无法完成。
Google不采用在邮件附件里添加文档的方法,Google的员工只需要在通信软件里写上“资料已上传完毕,有里奇发的话请随时进行修改”再附上Google文档的链接一起发给相关人员,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对资料进行修改。
编辑邮件、发送、再编辑邮件、再发送,这种工作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取消邮件的交流,当场将工作做完成才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 绝对不要用邮件来进行日程调整
通过云服务来进行日程调整,比如将Google日历在相关人员之间共享,那么大家就可以随时添加诸如会议之类的安排。
如果你将自己的Google日历与部下共享,那么部下就可以选个双方都空闲的时间找你进行交流,从而省去调整日程的麻烦。如果遇到非常紧急的情况不得不改变时间表,你也只需要改变日历上的日程,而这一信息会立刻被共享给对方,就不用逐一用邮件进行通知了。
- 为了提高效率,英语必不可少
在Google,一切的交流都是用英语进行。就算两个人都是日本人也一样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因为最初用英语书写的话,那么一旦有需要有时候可以直接抄送给其他外国同事。
直接见面最有效率!
- 邮件是“等待文化”,即时通信是“实时文化”
邮件是等待文化,不当场做出回答而是等待仔细分析研究之后再做出回答。而即时通信则是实时交流文化。当场将问题全部解决。这种速度上的差异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在工作成果上。
- 限制访问是阻碍竞争的主要因素
前面提到了很多提升工作效率的工作,比如Google文档、Google日历,但是有很多公司出于安全上的考虑禁止员工使用这些工具。
假设你存有重要数据的电脑被弄丢了,如果可以通过远程将电脑中的数据删除还好,但如果没有层保护措施就会有重要信息泄露的风险;如果数据没有备份,那么或许就再也无法将那些数据找回来了。
大多数企业都有独立的内部系统,对访问外界的网站加以限制,导致对外沟通成本较高。
很多人认为公司内部的IT负责人就是解决电脑出现的故障和帮忙升级系统的人,但今后希望IT负责人也能想一想如何用电脑来帮助公司提高竞争力。
给“尽快”规定一个期限
在大家的工作中一定有很多“没有期限的工作”。
有时候工作不能当场做完,很多人都习惯用“尽快做完”为借口将工作延后。
但“尽快做完”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这个工作会一直留在你的思绪之中,让你无法集中精力去做其他的工作。
“尽快做完”还会使你将所有的工作都摆在同样的重要的位置,无法分出优先顺序,结果一事无成。
- 由委托人来决定优先顺序
一般情况下,工作的委托人应该告诉被委托方“这项工作需要在什么时候之前,以什么样的品质完成”。
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管理者都将这个责任甩给了部下。
明确工作的优先顺序和品质要求是专业人士的基本素养。
- 创意性工作也需要规定期限
即便是创意性工作也应该规定一个期限。
如果不规定一个期限,工作就很容易停滞不前。只有时刻意识到工作的期限,最终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
- 大胆地将期限提前
要想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将期限提前是个很有效的方法。
期限提前,不断阶段性地检查,不但可以提高最终成果的精准度,还能够省去后期修改的麻烦。
另外,因为更快地完成了工作,你还会产生“这项工作既有趣又轻松,所以很快就做完了”的感觉。保持心情的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集中精力于此时此刻……不要让多余的事情占用大脑资源
脑科学领域内有一个观点,即人类只能认识到“此时此刻”。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都不属于认识,只能被称为幻想。如果任由幻想在大脑里游荡,意识也跟着来来回回乱窜,那就学考乐地将精力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
反之,如果排除一切干扰,将精力集中于“此时此刻”,就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选择衣服上
不在多余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这样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将余下来的时间用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
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被浪费掉的时间。如果能够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那么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效率都将大幅提高。
- 对“此时此刻”持有明确的目的
能够“现在立刻做”的人都有明确的志向和目的。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那根本不是在工作。要想在“此时此刻”拿出最佳的表现,就必须仔细分析眼前的任务,搞清楚“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时间之前得出答案”,设定好“目的与目标”(期限)之后全力以赴。
比如会议前的准备列表:
- 为什么要将大家召集在一起
- 要做出什么决定
- 要取得什么成果
- 通过会议要得到什么收获
明确会议目的之后再参加会议
- 事先预测、控制局面
能够“现在立刻做”的人,不只是关于对工作进行安排,更是因为他们通过事先预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所以才能够立刻对突发情况进行处理。
- 将一周每天要做的事情区分开
要想集中精力于“此时此刻”,对时间表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 选择舒适的工作环境
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从早9点到晚5点坐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如果想提高工作效率,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十分重要。
就算公司规定必须要公司的办公室里工作,你也仍然可以在工作的途中出去散散步,或者在椅子上放一个舒服的靠垫。
我们有责任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取得最佳成果的工作环境。
总结
- 想办法“一次结束”
- 先将能够当场确定的事情确定下来,切实地取得进展
- 思考不用邮件而让所有人一次做完的方法
- 给所有的工作都规定期限
- 将精力集中于“此时此刻”
- 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集中精神工作的环境
第二章:没时间去进行逻辑分析
用集体智慧来进行思考
与逻辑和分析相比 “灵感”更重要
- 没有结论的分析毫无意义
在不了解目的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分析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 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在寻找新创意的时候,详细的分析真的是有必要的吗?
请大家思考一下,看着那么不知从什么地方收集到的数据,真的能想到有趣的点子吗?相比盯着那些枯燥乏味的数据,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灵感的“物品”更容易成为发现新创意的突破口。
越是需要创意思维的时候,数值分析的作用就越小,甚至还会造成障碍。创意思维需要的是灵感以及来自丰富经验的直觉。
为了引发这种“突然出现的创意瞬间”,最好的办法是多准备一些能够激发灵感的材料 。
创意思维需要活用集体智慧
- 多准备一些灵感的提示(线索)
线索是寻找创意的突破口,是激发灵感的素材。
- 通过制造混乱让大脑活跃起来
通过人为地制造混乱,可以使潜意识活性化,从而更容易思考出新的创意。
- 靠集体智慧才能产生创意思维
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让不同的思维彼此碰撞,更容易擦出灵感的火花。
集体智慧是产生创意的秘诀。
另外,让团队成员一起思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接下来的展开会更有效率。
有“灵感”才有新创意
绝大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将自己公司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数据、销售额变化趋势、顾客数量、平均交易金额、网页访问量、点击率等KPI罗列出来,然后以数据为基础基础进行讨论。
但实际上,不管对销售额数字进行多么仔细的分析,都不可能提高销售客。因为能够提高销售客的不是数字,而是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后者来自偶然的灵感,而不是严密的逻辑思考。数字和数据的作用是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并不能创造“未来”。
- 只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不可能开发出新产品
只对竞争对方的商品进行分析无法实现差异化。要想做出与众不同的商品,必须做到其他公司没有做到的事情。
- 将乍看上去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就可能创造价值
在对大家提出创意进行筛选并决定最终方案的时候,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绝对不要将创意中的共同点总结出来。
假设在经过第一轮筛选后剩下10个创意,如果在这个时候进入分析模式,找出这些创意中的共同点与规律并决定出最终方案,乍看上去这种方法非常有条理性,但实际上这样决定出来的方案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灵性”,只剩下随处可见的的平庸“共性”了。
“分析”是先将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再按照不同的意义对信息进行分类。“灵感”则是将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找出之前没有被发现的价值。
什么时候需要逻辑思考,什么时候应该依靠直觉
经验和直觉与逻辑思考之间有孰优孰劣,两者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具有不同的作用。
- YouTube的失败
对更重要感性的领域来说,直觉比逻辑更能够发挥作用。
- 一味地模仿不可能实现差异化
不仅新产品、新服务的企划需要创新思考,产品包装的设计、新事业的创立、销售渠道的开拓、促销工具的开发、广告设计、宣传战略、活动运营,甚至公司内部交流会的组件、线下活动的企划和组织等,任何新事物在最开始的时候都需要创意。
企划会议不需要总结报告
- 总结报告式的会议无法拓展思考
- 需要的不是“评价”而是“成果”
独自思考不如大家一起思考
- 东京是诞生创意的沃土
- 积极听取不同类型和立场的意见
总结
- 与逻辑分析相比“灵感”更加重要
- 灵活复用线索卡,大家一起进行思考
- 将企划会议变成大家一起思考的会议
- 积极听取其他部门和其他领域的人的意见
第三章:取得10倍成果的方法
以10倍的速度思考,就能更快地取得成果
- 目标不是提高10%,而是提高到10倍
以取得10倍的成果为目标,可以避免工作停滞不前、一成不变。
以取得10倍的成果为目标,就算没达成目标也是成功。
关键在于设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一目标展开行动。这样一来,为了实现目标就必须采取最新的技术,不断地改善工作方法。
- 不打破规则就不可能取得10倍的成果
如果只是增加到10倍的工作量,那么除了把自己忙得焦头烂额之外无法取得任何成果。
要想取得10倍的成果,首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打破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和固有观念”
首先可以从”充分利用公司内外资源“的阶段开始,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前往下一阶段,比如在”有想做的事情但没时间”的时候找有空闲的人帮忙,或者请求其他部分的人协助。
在寻求其他人帮助的时候,人际关系与信赖感非常重要。要想进入下一阶段,首先必须 取得周围人的信赖和尊重。
另一方面,要想改变工作的方法,必须敢于承担风险、打破规则。一味地按照上司的批示进行工作无法实现任何改变。只有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也许人有会想,“何必做到这种地步呢”,但同样也有人这样想,“如果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那继续留在这个公司里也没什么意思”。
不管怎样,值得我们追求的肯定都是“好的目标”。如果真的实现了目标,取得了10倍的成果,那你在公司里肯定会出人头地。反之,就算没能实现目标,但你为了追求“好的目标”而付出的辛苦努力一定会得到别人认可。
- 做一个敢于打破规则的人
比如在开会的时候,如果我发现大家讨论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我就会装作听不懂的样式说道:“对不起,我刚才没听明白,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这样一来,对方也会很配合地将话题转回正轨。用这样装傻的方法让话题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
但在打破规则或者纠正错误的惯例时也需要注意方式与方法。
如果你直接说“部长,你这是在胡说八道”,那么随后你与部长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出现摩擦,但如果你装作不知道的样式问“您说的这个意思吧”,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你们今后的工作关系了。
用英语来说的话就是“Lose the battle to win the war”(以退为进)。
- 承担风险是为了取得成功
另一个必须要打破的就是“自己的规则”,也就是自己的固定观念、固有印象。
从一开始就像目标实现了一样行动,一定能够更快地实现目标。雅虎日本学院的部长伊藤羊一就曾经说过:“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做出的选择越来越多,但不管你的理想和目标是大还是小,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你自己。”
有的人在做新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先列举做不到理由。
当然,风险是是必须要考虑的。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析,可以使我们搞清楚接下来能够做些什么。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将风险列举出来进行分析的目的是取得成功,而不是给放弃寻找借口。
- “比去年提高10%”这一目标的错误之处
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当前的业务成果看成100%,然后以此为基础取得追加成果,所以才会提出“比去年增长10%”的目标。但这种思考方法是传统思想的延续,并没有跳出原有的框架,只是徒增工作量罢了。
- 活用“20%规则”的方法
Goole的“20%规则”允许员工将工作时间的20%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谷歌新闻、Adsense以及谷歌地图等服务就都诞生于“20%规则”。
通过有效利用“20%规则”的时间,可以使自己取得更多的工作成果。
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与应该交给别人做的工作:
在思考工作优先顺序的时候,应该将时间优先用在“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影响力比较大”的工作上。而“影响力比较大,但能学到的东西很少”的工作因为有很多人愿意做,所以很容易安排出去。通过将这样的工作安排出去,可以将自己的时间都用在“既能学到东西又有影响力”的工作上,最有效地利用时间和人力。
为了进入新的阶段必须“让自己的工作消失”
每个人都应该带着质疑的眼光去审视下自己的工作,思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多余的”。就算不全是,但至少有一部分是。而且肯定存在着更轻松、更高效的工作方法。也就是说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并不完美。
要想找出自己工作中的无用功,必须要吸取他人的经验,寻求他人的帮助。比如阅读有关工作方法的书籍,找其他部门或者其他公司的人了解他们都用什么样的方法工作,向成功人士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等等。
另外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思考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不管团队还是个人,都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我的工作在公司里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是如此。
如果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进行思考,就可以将并不重要的工作减少甚至取消。如果之前你是站在科长的高度思考,那么今后可以试着站在部长的高度思考,或者站在整个部门的高度来思考。如果你想在公司里出人头地,那么从一开始就应该训练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进行思考。
- Think like an owner
“像公司的所有者一样思考”
我在工作的时候总是保持着这种“所有者意识”。当我还只是一名普通员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如果我是管理顾问,以我的年收入应该取得多少成果,要想取得这些成果应该做哪些工作,每项工作应该有怎样的结果”。
不管自己是创业也好还是在公司里做一句员工也罢,都必须有“领多少薪水就必须取得相应成果”的意识。
软银在对自己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那些给自己设定了工作目标的员工普遍比没有设定目标的员工工作效率更高。
成功取得10倍成果的人的共同点
- 拥有预见性
只有拥有预见性才能够快人一步,并且做到以下三点。
- 预见机会与威胁
- 寻找周期、趋势以及规律
- 短期、中期与长期思考
- 换位思考
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分析对方,还要站在对方甚至第三者的立场上来对自己进行分析。
- 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任何时候都有人需要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工作之外,只要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就应该立刻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时刻积极地收集信息,加强自己的洞察能力。
另外,扩大自己的安全领域也很重要。具体来说,就是站在比自己的专业领域更高一级的位置上进行思考。
最终向他人传达自己见解的时候一定要拥有自信。不过,遇到自己真不知道的内容必须韩哲地承认,这样反而能够加深别人对你的信赖程度。
- 敢说真话
承认错误同样需要勇气,特别是对领导而言,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将其传达给部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 主动承担责任
没人负责的问题很容易被置之不理,在这种时候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处理问题。
自己主动承担责任,也会使工作变得更有意义。既然在现场,那就应该主动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 积极参与交流
多参与交流是成功的根本。不管是打电话还是闲聊,只要积极参与进去,就能够发现机会,得到他人的支持。
-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准确的洞察来自事实和直觉,有时候直觉甚至更加准确。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倾听身体传达给我们的细微信号。另外,大脑的状态会对洞察力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让身体和情绪放松十分重要。
- 打破常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愚蠢的人总是重要同样的行为,却期望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要想取得不同的结果,就必须打破常规、采取不同的行动。比如采取和之前完全相反的做法,或者将两个乍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东西结合起来。
- 不害怕失败
谁都可能会失败。只有承认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所以绝对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挑战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通过失败来总结经验,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方法。
- 勤于思考、保持怀疑
要想获得新的创意,必须时刻保持好奇心对新事物进行探索。
绝对不能对最初的答案坚信不疑。
要想找到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想,就必须带着“为什么是这样”的怀疑去进行探索,并且尝试进行“如果这样的话是否可以……”之类的思考实验。
- 改变视角
有时候改变一下视角,可能会使交流更进一步,或者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整体情况。大家可以尝试用以下几个视角进行思考。
- 整体视角
- 局部视角
- 反面视角
- 未来视角
- 顾客视角
- 竞争对方视角
- 特殊视角(一般情况下、更深层次的情况下、反常的情况下)
总结
- 思考如果取得10倍成果
- 为了取得10倍成果必须要打破规则
- 为了进入下一阶段,必须“让自己的工作消失”
- 像公司的所有者那样思考
第四章:创建提高工作效率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能够让每个人都发挥出全部实力的“心理安全”究竟是什么
用“实物”说话
通过实物来进行交流的方法被称为“实物思考”
与对程序员说“我想在这里增加一个这样的功能……”相比,将拥有这个功能的程序实际运行起来给对方看更加便于理解。
因为在没有看到实物的时候,人类的大脑很难产生具体的想象,可能程序员制作出来的程序和你要的完全不同。所以最好事先做一个简单的实物(样品)给对方看看。
这样可以避免双方出现认识的偏着,减少返工的情况,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这种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工作。
比如上司给你安排一项任务,在同上司确认过任务细节之后,应该迅速地在纸上画一个草图向上司询问“是这种类型的吗”。上司或者点头同意“没错,就是这种类型”,或者指出问题“这个地方不太对”,然后告诉你正确的内容。这样你可以把握任务的准确内容,在工作中不会做无用功,更不会因为做错而被近返工,结果当然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消除交流无用功的方法
- 上司也是成本
因为上司的问题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时有发生。
英语中有一句话叫作Manage your Manager(管理你的上司),意思是要善于“使用”自己的上司。
当你发现上司存在不足之处的时候,要如何让上司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呢?要是上司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话,你可能需要用行动来做出提醒。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工作进展顺利,就必须拥有这样的视角。
- 与部下的交流每周做一次就够了
一般来说,对于团队中的每位成员我都会每周专门拿出一小时来与他进行交流。虽然时间很短,但只要交流顺畅也一样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除了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讨论之外,还可以给对方提一些工作上的建议。另外,在这一小时之中还可以帮助部下解决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聊一聊未来的职业发展,等等。
如果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需要交流隔壁可以适当地缩短时间或者干脆取消,但要遵循对方的意见。
只要每周都拿出时间来与部下进行交流,绝大多数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地得到解决,从而减少出现突发性问题的概率,节省大师的时间。
- 让自己平易近人
因为这种交流最大的目的是构筑信赖关系,所以一定要让自己显得平易近人。
- 告诉部下“上司的使用方法”
我建立了一个名为“How to use me”的文件放在共享文件夹里。在这个文件里我列举了“彼得的使用方法”。
- 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请自己解决
- 不要只带着问题来找我,同时还要带来解决办法
- 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告诉我你需要什么(比如需要建议、决定,还是需要我出面动用权限)
为什么在我的办公桌上会出现“彼得神社”
谷歌曾经进行这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能够提升职场中的“心理安全”,那么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就会有更好的表现。
所谓“心理安全”,就是在面对“Can I trust you(我的信赖你吗)”以及“Can I respect you(我能尊重你吗)”这两个问题时都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人一旦对某人产生信赖和尊重的感觉,就会与对方加深联系。
而得到他们的信赖和尊重,也会使自己产生安心感。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人关心自己,关注自己的一兴趣一动,那么俘就会对这个人产生信赖。
认真地倾听你说的话;能够发现你的做点;不只关注你的工作成果,更掉秤你这个人本身;认可你的努力付出。如果在团队中有这样理解自己的人,或者自己的上司刚好是这样的人,那你一定会感到充满干劲并能取得更多好的成果。
另外,一旦构筑起信赖关系,交流双方就会像朋友一样,更容易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工作现场的气氛也会更加活跃。
- 通过团队活动提高职场的“心理安全”
团队活动一般是拥有相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所以相互之间交流起来更加容易,有什么问题的话很容易问出口。比如有事情向经理请教,如果经理也来参加团队活动的话就可以当场向其请教。
- 因为信赖所以能恶作剧
只有在与对方关系很好、相互信赖的情况下才能搞恶作剧。这意味着双方除了工作上的关系之外,私交也不错。
这种恰到好处的恶作剧可以使团队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提高职场中的心理安全。
当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 “别人都很重视我”的时候,就会将自己的内心从防备中解放出来。
- 如何创建心理安全程度较高的环境
要创建一个拥有较高心理安全程度的职场,上司的态度十分重要。身为团队的领导者不能只是单方面地发号施令,还要多听取部下的意见。部下出现失败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训斥,而应该与部下一起思考究竟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心理安全程度较高的职场之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加平稳,双方的交流也更加活跃。所以上司必须赢得部下的尊重与信赖,否则就算上司制定了工作计划,部下也不会按照计划开展工作。这样的上司是失职的。
- 创建“反馈渠道”
要想提高事个公司的信赖度,最好的办法是创建一个能够将各个成员的意见反馈出来的“反馈渠道”。
- 绝对不能完全否定对方的意见
要想建立信赖关系,让对方裸露心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倾听。
哈佛大学的艾米·埃德蒙顿教授指出,不要将一单纯地看成“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将其当作“需要学习的问题”来进行讨论,这样不清楚的部分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也更容易让团队成员都积极地进行思考。
- 日本企业原本就有做法
谷歌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午餐还有其他各种福利,或许在其他的公司看来,谷歌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可思议。
但实际上,这是营造一个交流顺畅的职场环境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必要手段。
并非只有谷歌这样做,日本企业从很早以前就有与之类似的企业文化。比如公司组织如开运动会、酒会甚至集训,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来构筑人际关系。
提高工作效率的不是流程而是“人”
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更快地取得成果。
而要更快地取得成果,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人际关系”。
因为你在公司里独自一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许其他部门的人或者公司外部的人商量一下就能解决,甚至他们还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你博学多才在问题发生的领域解决问题”。
- 你的人际圈将改变你的人生
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多结识一些成功人士,构筑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可以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对工作的发展也颇有好处。
- 见到关键人物的时候应该说什么
在与关键人物和身居高位的人对话时,不能只看表面的问题,而应该思考对方现在拥有哪些课题、关心哪些事情、对什么内容感兴趣,然后针对性地提问。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事先对对方做一定程度的调查。只要你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会让对方感觉“这个人懂得不少嘛”。
- 发现最有能力的人
在公司中,与位高权重的人构筑起关系也同样重要。
“发现谁是现场最有能力的人”对尽快取得成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 改变人际关系的优先顺序
对我说来说,与“熟识的人”相比“新认识的人”优先度更高,与“新认识但变化不多的人”相比“新认识并且不断改变自己的人”优先度更高。
与关键人物建立关系
- 不要“take”而是“give”
如果好不容易得到了见面的机会,那就尽量给对方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当你为对方着想而采取行动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对方产生尊重之情。而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他人,他从也会尊重你。通过这样的行为加深人际关系,到了关键时刻一定能派上用场。
首先要竭尽全力给对方留下印象,因为你需要对方,但对方不一定需要你。所以要想让对方和自己建立起联系,必须让对方知道和你成为朋友会有哪些好处。
- 接近关键人物的方法
如果按照普通的方式无法接近关键人物的话,那就将关键人物的行动彻底调查清楚。比如他是否会作为讲师出度某个研讨会,是否参加了交流会和学习会,与自己有没有共同的朋友,有没有人能帮忙介绍一下,他有什么兴趣和爱好,与自己有没有交集。
只要找到交集,那么就可以从交集开始进行突破。
- 如何在有很多人参加的派对上给对方留下印象
把握时机。
- 利用脸书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如何与好不容易结识的关键人物保持联系呢?
脸书有显示生日的功能,所以只要对方过生日的时候发送一句简单的问题“生日快乐,最近在忙什么啊”就可以让对方想起自己的存在。如果对方回复说“我最近在忙这些事情”,刚好这些事情与自己关注的内容有重要的部分的话,那么就可以和对方继续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了。
好不容易 找到机会结识的人,如果之后一直不联系的话就很容易被对方忘掉。
所以,首先应该利用脸书等SNS来建立联系,适当地发送消息来维持关系,但消息发送得频繁也会给对方造成困扰,一定要把握住节奏,偶尔表现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对方来说都是最合适的。
总结
第五章:迅速学习必要技能的方法
去学校学习不如向同事学习
应该学习的不是知识而是经验
- “检索时代”学习的基础原则
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先“谷歌”,这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学习的基本原则。
新的学习循环:“检索” –> “询问专业人士”
与学习相关的“询问”规则
在向别人询问的时候,一定要提出自己的假设。
对于已经做了前期准备的人,谁都会认真地给予回答和帮助的。
- 向擅长工作的人询问
在询问他人的时候,一定要找擅长工作的人。
根据我多年进行人才培训的经验,越是成功的人越愿意认真仔细地教导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愿意分享自己擅长的领域的经验,所以他们会很亲切地对别人进行指导。
还有个原因,就那是擅长工作的人语言的组织能力也很强。所以他们能够将自己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简单明了地对其他领域的人进行说明。
另外,擅长工作的人还很热情。他们愿意与他们交流,更容易与他人产生共鸣。
- 在职场中“学习”
如果公司内部的交流能够顺利展开,那么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可以利用即时通信软件或者发邮件向同事请教。
“我想了解你的工作内容,可以让我在旁边参观一下吗?”
公司里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智慧,通过深入的交流还会有崭新的发现,如果不能够充分地将这些智慧利用起来的话实在是有点可惜。
利用反馈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报
- 工作前进行“前馈”
反馈:回顾已经做完的工作
前馈:在开始工作之前先收集信息。做点:因为事先获取足够的信息,所以能够减少出现着错的概率
- 实践比研修更容易获得自信
如果只是通过研修或者学习班学习一次,那么学习的内容很快就会被遗忘。而在现场多次实践不但有助于提高自信,更能够加快掌握的速度。
通过交流学习
- 多参与交流
公司的外部交流是拓展人际关系的绝佳机会
如果一切都依赖公司,那么当公司出现危机的时候,自己也会失去立足之地。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最好多参加交流,给自己多创造几个立足点。
- 不要排斥不同领域的人
在交流中切记不要擅自做出“这个人与我没有关系”的结论,因为说不定你和对方在什么地方就存在着交集。
与整天待在公司里闭门不出相比,出去参加交流好处多多,关键在于不要只参加同行之间的交流会,还要下意识地跳出自己的框架,寻找新的邂逅。
“不要总是在同行业的圈子中转来转去,无法更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人脉”
- 将SNS活用到学习中
“拥有一个能够迅速地与专业人士取得联系的机制和网络十分重要”
有趣的是,与“强连接”相比,“弱连接”带来的收益往往更大。
- 孤身一人不如齐心协力
要想建立起信赖关系,赚取利润,首先应该将自己的想做的事情公之于众。
- “for”与“with”
公司的目标和愿景,用英语来说的话可以分为“for的目标”和“with的目标”。
for的目标:为了顾客。“为了顾客提供这样的商品”,顾客是被动接受的一方。
with的目标:与顾客建议联系。“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将顾客代入进来。
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现在学习变得如此重要?因为拥有的“选项”越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有生存下来的生特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但一定是最有适应性的。
- 不断改变,坚持学习
思维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成长型思维” “学习型思维” “回避型思维”以及“证明型思维”,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指的是追求成长的思维模式
“学习型思维”:指的是有学习意识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不让自己原地踏步,通过学习来不断地取得进步。
拥有成长型思维和学习型思维的人,他们追求的目标并不是和别人竞争,而是超越自己。
这样的人会主动思考“这次没做好,下次应该怎样做” “这次进展顺利的原因是什么”,总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我现在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学习”。
“证明型思维”:指的是因为十分在意周围人的目光,所以总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的思维模式。这样的人具有自我证明的倾向。
“回避型思维”:指尽量避免失败的思维模式。
总结
- 学习 = 检索 + 询问专业人士 · 询问他人 · 询问同事
- 只有反馈远远不够,还要灵活复用“前馈”
- 预先建立一个能够轻松询问的交流关系
- 不断改变,坚持学习
第六章:谷歌的轻松工作方法
简化心灵
留出关闭电脑的时间
- 正念会议
将同时进行多项工作的时间与专心致志的时间区分开
应该将同时进行多项工作的时间与集中精力做一项工作的时间和进行重要交流的时间区分开。
- 同时进行多项工作的技巧
许多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不得不同时处理好几项工作,结果导致精神难以集中。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确实在效率上存在很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采用“冲刺工作法”。比如“接下来的一小时集中处理邮件”。
除此之外,在进行某项工作的时候屏幕上只显示与之相关的内容。
应对情感波动
如果你发现自己现在正在生气,那就将这个情绪状态说出来。
我认为最理想的是“中庸”的状态。这个状态不是彻底抹杀自己的感情,而是能够让感情及时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当你发现感情出现波动的时候,可以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姿势,稍微抬起头,尽量将目光投向远处。然后稍微低下头,放松舌部的力量,舒缓脸部和下巴的肌肉。紧接着做一个深呼吸。这时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 睡午觉、吃零食、放松是自己的责任
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应适当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
人处于疲惫状态的时候判断力会下降,如果不得不通宵工作,那么在感到困倦的时候最好睡上5~10分钟,这样工作反而会更快完成。
- 用性善论来管理企业
现在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按照“性善论”来进行管理的。
传统的组织之所以将“管理”放在前面,是因为其遵循的是“人性本恶” “人类懒惰”的性恶论。
而谷歌和受彼迎却是根据“人性本善” “人类渴望成长” 的性善论来创建组织,所以注意力都放在如何给员工创建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上。
总结
- 偶尔关闭电脑
- 一分钟的冥想就能够改变注意力
- 在不同的时间段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 不要尝试消灭感情,要保持中庸
- 休息也是自己的责任
终章:破坏自己工作的人,将创建下一个时代
为了不让AI抢走自己的工作
有人会产生“不久的将来我的工作岂不是也会被AI夺走吗”的危机意识。
我认为,要想不让AI夺走自己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让自己的工作消失。
究竟是选择站在革新的一侧,还是选择袖手旁观,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结果可谓是天壤之别。
我认为如果一味地坚持过去的方法,年复一年地做着和过去同样的工作,最后真的会走投无路。
分析时代的发展变化
要想不被时代的浪潮还吞没,就必须对未来的发展保持敏感。
此处,在巨变之中,机遇也和挑战共存。关键在于找到在巨变的洪流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且赚取利润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随波逐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积极培养内部创业者和开拓新业务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掌握最新的科技
- 积极尝试热门应用程序
- 就算对技术细节不了解,也要跟上趋势
不要害怕变化
即使现在智能手机无处不在,谁也无法预言10年后它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 你是否成了习惯的奴隶
那些不会改变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习惯了当前的工作方法,而没有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方法。人旦习惯了每天的行动模式,就会不再思考自己为什么工作以及怎样做才能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而一旦停止思考,就不会有新的发现。没有新的发现,当然也不会出现改变。
即使每天出现同样的工作,其中也存在着许多可以改善的地方。认为日常工作就是枯燥乏味的重复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 离开公司才知道自己的价值
从个人角度来说,绝对不能认为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的工作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在被别人逼得走投无路之前认清自己的价值非常关键。
- 工作不能“和昨天一样”
- 波兰剧变带来的伤痕
- 现在的世界绝对不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这个世界,实际上完全不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或许会四分五裂,公司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甚至连国家和地区都有可能不复存在。
改变总是突然降临。而我们既无法阻止改变,也没有办法逃避改变。所以只能接受改变、利用改变、享受改变。改变、不断改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刻为下一个可能做好准备。以改变为前提展开活动的人,不管遇到什么预想之外的情况都能够灵活应对。
改变总是伴随着风险,但不改变本身就是风险。当前环境永远不发生改变是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情况。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改变的准备。
总结
- 思考如何用IT代替自己工作
- 站在革新的一侧,不能袖手旁观
- 就算对技术细节不了解,也要跟上趋势
- 工作不能“和昨天一样”